
【砂仁基本信息】
【药名】砂仁
【别名】阳春砂、缩砂密、春砂仁、蜜砂仁
【科名】姜科
【学名1】Amomum villosum Lour.
【学名2】Amomum villosum Lour. var. xanthioides (Wall. ex Bak.) TL Wu et Senjen
【学名3】Amomum longiligulare TL Wu
【拉丁名】AMOMI FRUCTUS
【英名】Villous Amomum Fruit
【药性】芳香化湿
【性味】辛,温。归脾,胃经。微苦。
【出典】本草拾遗
【来源】本品首载于《药性论》。为姜科植物阳春砂、绿壳砂或海南砂的成熟果实。产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夏、秋两季果实成熟时采收。用时打碎生用。
【砂仁的功效与作用】
芳香健胃,行气止痛,理气解郁,健脾消胀,安胎止呕。
【砂仁的主治】
治腹痛痞胀,噎膈呕吐,虚寒胃痛,赤白泻痢,妊娠呕吐,胎动不安。
【砂仁功用阐述】
本品辛温气香,主入脾胃二经,既能芳化中焦之湿浊,又能温行脾胃之滞气,凡湿阻中焦,脾胃气滞,或脾胃虚寒之脘痞不饥,腹痛吐泻等皆宜。兼能「安气滞之胎」(《本草正》),适用于气滞所致的妊娠恶阻、胎动不安。此外,本品常与补益药同用,可使之补而不滞。
1.治湿阻气滞证-脘腹胀满,食欲不振者等
本品辛温气香,主入脾胃二经,既能芳化中焦之湿浊,又能温行脾胃之滞气,为醒脾调胃要药。对于「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,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」(《本草汇言》)凡湿阻中焦,或脾胃气滞之证皆宜,尤宜于寒湿气滞之证。若治湿阻中焦,脘腹胀满,食欲不振者,常与厚朴、白豆蔻等同用。治脾虚气滞,脘腹痞闷,食欲不振,大便溏软者,可与木香、枳实、白术等同用,如香砂枳术丸(《景岳全书》)。
2.治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
本品性温,长于温暖中焦而止呕止泻。「若呕吐恶心,寒湿冷泻,腹中虚痛,以此温中调气」(《药品化义》)。用于脾胃虚寒之呕吐,泄泻。常与附子、干姜等配伍。若食伤胃寒,呕吐而泻者,宜与陈皮、丁香、木香等同用,如砂仁益黄散(《医方考》)。
3.治妊娠气滞,呕逆、胎动不安
本品能行气和中,「安气滞之胎」(《本草正》)。适用于妊娠气滞,呕逆不能食或胎动不安。可单用为散服,或与苏梗、白术等同用。若气血不足,胎动不安者,可与人参、白术、熟地黄等配伍,如泰山磐石散(《古今医统》)。
此外,本品常与补益药同用,「以苏其脾胃之气,则补药尤能消化」(《本草新编》),可使之补而不滞。
【砂仁常用配伍】
砂仁配厚朴:砂仁偏于行气开胃;厚朴偏于行气消胀除满。两药合用,具有行气宽中、消胀止痛之功,适用于气滞或湿郁的腹痛胀满。
砂仁配桑寄生:砂仁善理气醒牌安胎;桑寄生善补益肝肾安胎。两药伍用,安胎力强,适用于胎动不安的腰坠痛,腹胀满者。
砂仁配枳壳:砂仁行气化湿,和胃止呕,健脾止泻;枳壳行气开郁,消胀除痞,降气消痰。两药伍用,共奏行气和中之功,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,痞闷不适,呕吐泄泻等症
砂仁配熟地黄:砂仁辛温可行气导滞;熟地黄功善补血滋阴,益精填髓但过于滋腻。二药合用,砂仁既免除熟地滋腻碍胃之弊,又可引熟地归肾,用于阴血不足之证。
砂仁配木香:砂仁可行气导滞;木香行气止痛两药配伍,加强行气止痛之功,用治气滞脘腹胀痛,消化不良
【砂仁方子分享】
(1)治伤饮食油腻瓜果,酒面乳茶等物:砂仁、苍术、草果、干葛根、陈皮、茯苓、生姜各3g。水煎。分2次服。《本草汇言》
(2)治小儿宿食不消:砂仁、陈皮、三棱、莪术、神曲、麦芽各15g,香附30g。为末,面糊为丸,绿豆大。紫苏汤下。《婴童百问》-消食丸
(3)治蕴积邪热,咽喉肿痛,赤眼口疮,心烦鼻衄,咽干多渴,睡卧不宁,痰热咳嗽,中暑烦躁:砂仁、天花粉各9g,藿香叶7g,石膏120g,炙甘草500g,炒栀子仁360g。为细末,每服3~6g,白水调蜜送下。治伤寒余毒,潮热虚汗,每服6g,加竹叶5~6片,水煎服。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-龙脑饮子
*注:所有用药必先经专业注册医生同意才可使用。

【砂仁的性状明细】
1、药材︰为蒴果脱去果皮的种子团,有种子30-60粒紧密成团,药用主要为种仁。
2、阳春砂:果实长圆形或卵形,具不甚明显的3钝棱,长1.2-2.5公分,直径0.8-1.8公分;表面红棕色或褐棕色,密被柔软易断、弯曲的刺状突起,顶端有突出的花被痕,基部有果柄或果柄断痕;果皮薄,中轴胎座,3瓣,每瓣有种子6-20粒,紧密聚结。种子团椭圆形或卵圆形;质稍坚硬,断面外胚乳白色、粉性,内胚乳及胚淡黄色或褐黄色,油性。气芳香而浓烈,味辛凉、微苦。
3、缩砂:果实卵形或卵圆形,隐约可见3钝棱,长1.2-2.2公分,直径1-1.6公分;表面黄棕色或褐棕色,密被略扁平的刺状突起;内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。种子团类球形,每室有种子8-22粒;种子表面淡棕色或棕色,有较规则的皱纹,外被黄白色膜质假种皮。气芳香,味辛凉、微苦,略逊于阳春砂。
4、海南砂:果实卵圆形、椭圆形、梭状椭圆形或梨形,具不甚明显的3钝棱,长1-1.7公分,直径0.7-1.7公分;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,被片状、分枝的软刺。种子团卵圆形、椭圆形或圆球形,每室有种子4-15粒;种子直径2-4 mm。气味稍淡。
5、选购要诀︰以个大,粒饱实,气味浓厚为佳。
【砂仁的成分明细】
1、砂仁主要以挥发油为主,还有黄酮,皂苷及无机元素等
2、挥发性成分︰Carene-3 (烯-3),Camphene (樟烯),β-Pinene (β-蒎烯),Myrcene (月桂烯),α-Limonene (α-柠檬烯),β-elemene (β-榄香烯),γ-elemene (γ-榄香烯),β-bergamotene (β-香柠檬烯),β-farnesene (β-金合欢烯),α-terpinene (α-萜品烯),methylol pinene (羟甲基蒎烯),β-caryophyllene (β-石竹烯),thymol (百里酚),cis-carveol (顺-香草醇),myrtenol (桃金娘烯醇),borneol (龙脑),campphor (樟脑),guaiol (愈创木酚),terpinen-4-ol (萜-4 -醇),1,8-cineol (1,8-桉树脑),bornyl acetate (龙脑乙酸酯),myrtenal (桃金娘烯醛),β-bisabolene (没药烯),nerol (橙花醇)。
3、有机酸类︰香草酸,硬脂酸,棕榈酸。
4、其他︰黄酮,槲皮苷,异槲皮苷,无机元素
【砂仁的应用明细】
1、砂仁辛散温通,善于化湿、行气,醒脾和胃之良药,用于治脘腹胀痛,食欲不振,恶心呕吐,泄泻痢疾。
2、本品能行气和中而达止呕、安胎之效,用于治妊娠中虚气滞而致呕吐,胎动不安,腰背疼痛。
3、本品理气解郁,清热解毒,用于治乳廱肿痛,瘰疬结核。
【砂仁的药理明细】
1、抗溃疡作用︰砂仁对幽门结扎性溃疡有预防作用。
2、砂仁种子提取液可以加强离体回肠的节律性收缩的幅度和频率。
3、镇痛抗炎︰砂仁可抑制角叉菜胶性足肿胀和醋酸性血管通透性有抗炎作用。
4、免疫促进︰能抑制异常增高的体液免疫,而提升功能低下的细胞免疫因子。
5、砂仁能抑制结肠类耶鲁森菌和摩尔根变形杆菌的生长繁殖

【砂仁的用法与用量】
内服︰煎汤,3-6公克。研末,1. 5-3公克。
【砂仁的禁忌与注意事项】
因含挥发油,须后下,不宜久煎。阴虚有热者忌服。
【砂仁古籍记载】
《本草纲目》:辛,温,涩,无毒。补肺醒脾,养胃益肾,理元气,通滞气,散寒饮胀痞,噎膈呕吐,止女子崩中,除咽喉口齿浮热,化铜铁骨鲠。
《药性论》:味苦、辛。主冷气腹痛,止休息气痢劳损,消化水谷,温暖脾胃。
需要购买中医电子书籍以及中医学习视频请联系微信:771559417(小包)
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凭据。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、谨慎使用。作出诊断或接受任何治疗之前,请寻求合法的医师,非中医师请勿擅自处方服药。切勿模仿施治.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,图片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以及许多相关书籍、药学专著、杂志、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在线联系站长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:http://www.cznxb.com/3340.html